两会声音之职业教育篇

2024年3月5日

聚焦两会“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也能成就出彩人生—

今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一直是教育板块的热门话题之一,下面“易启莱”听听两会中各位代表的声音。

 

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

正在举行的2024年全国两会上,曾用手中的喷枪告诉大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技师学院特级技师杨金龙,带来了《关于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建议》。

杨金龙代表

在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浙江省召开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新春第一会”,明确要以“大人才观”广开育才、引才、聚才、识才、用才、护才之路,着力完善“人人皆可成才”的制度机制。

浙江力争到2024年底、2027年底,全省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1330万人、1500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465万人、550万人以上。

如何培育高技能人才呢?在杨金龙《关于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建议》中提到——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就必须推动产教融合走向深入。

这其中,需要纾解技能型人才本土化培养堵点、破解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难点以及消除技能人才社会待遇的痛点。

在多年调研与实践中,杨金龙建议,大力推广委托式、订单式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服务企业需求和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纾解技能型人才本土化培养堵点。

同时,创新建立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共建共商共治”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校企命运共同体”,让产业学院建在学校、建在园区、建在企业,从而破解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难点。

此外,杨金龙建议引导企业在薪酬分配中体现技能价值导向,打通“职工增技、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共富链条,消除技能人才社会待遇的痛点。

 

“重学历,轻技能”怎么破?

建议部分高职院校试办本科专业

“我们希望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胜任这份工作,入职之后无缝衔接、快速上岗。”全国人大代表马贵帮表达了自己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期待。马贵帮是富士康科技集团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特种驾驶(叉车)工人,今年他在全国两会上建议有条件的高职专科院校试办高职本科专业。

马贵帮代表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水平不断提高,但另一个问题也在浮现——高级技工人才短缺。”马贵帮表示,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制造业对技术人才有着强烈需求。但是现在大多数家长都认为,让孩子读职业技术学院,是因为考不上名牌大学,迫不得已,技校甚至成了“低端”的代名词。在“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氛周中,人们的求学和就业选择受到影响。

马贵帮认为,目前很多企业对高级技工的需求逐渐增加,但社会对职业技术学校的认可度较低;而另一方面,一部分本科生却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因此,他认为,解决高级技工短缺问题,需要提高技工人才的社会地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让有条件的高职专科院校试办高职本科专业。

 

如何破解职业教育

“说起来”重要 实际“低人一等”

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但职业教育发展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说起来”十分重要与有关规定上“低人一等”、“看起来”人才辈出与社会需求“不甚匹配”、“推起来”政策频出与落地效应“层层递减”的矛盾。如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NO.1 扩大职业资格证书在考评考录中的应用

目前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7058所,招生454.04万人,在校生1298.46万人。

“我国深入推进中职与高职、高职与职业教育本科贯通式培养,中职毕业生升学比例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速,社会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人才在规模、结构和层次上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特别是面向高端人才岗位的人才供给不足,存在‘看起来’人才辈出与社会需求‘不甚匹配’的矛盾。”

全国人大代表、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施文美表示,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仍不够高,存在“说起来”十分重要与政策规定“低人一等”的矛盾,“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由观念转化为自觉行动尚需一个较长过程,特别是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考录仍对职教学子设置较高门槛。据2022-2024年国考数据,专科可报职位数、招录人数占比分别为1.40%、0.92%、0.30%和1.45%、0.73%、0.25%。

部分单位对已就业职教学子在职称评审、岗位晋升上存在学历限制现象。

施文美建议,加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考岗位设置的审查评估,降低专科受限门槛,扩大职业资格证书在考评考录中的应用推动落实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同时,逐步扩大中本一体化(3+4)、中高职一体化(3+2)人才培养规模,积极探索开展职业教育体系内中高本一体化(3+2+2)人才培养试点,为有意愿、够条件的学生提供多种就业、升学发展路径。

职业资格证书

 

NO.2 设立“中国工匠日”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郑亚莉建议加快设立“中国工匠日”,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由人社部牵头推进设立“中国工匠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职业教育社等协同进行调研论证、工作推进,在现有国家工匠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加强中国工匠培育和表彰工作,形成制度支撑。设立全国工匠基金,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匠学院。

 

NO.3 推进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融合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同样关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他建议,从国家和省域层面进行职教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厘清职责,由教育部门统筹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的一体化建设,建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人社部门牵头建立完善社会培训、技能人才评价、毕业生就业创业、世界技能大赛等管理体系。

 

“同时,可选择部分省市进行试点,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或与高职院校合并办学。”陈小平认为,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还应统筹招生和学籍管理,推动联合招生、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学生可在两种学校“双注册”,解决长期困扰技工院校的学历认定问题和职业院校的技能认定问题。

 

NO.4 建议重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全国政协常委黄震提交一份题为《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提案,建议恢复和重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以技能专业性为基准的职业资格分类管理机制。

提案指出,纵观现代社会发展,一个重要特点是从学历型社会走向技能型社会。目前,我国职业资格证书整体数量萎缩,职业资格证书由政府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职业教育的“双证书”制度已基本淡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其中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声音对其合理性和科学性提出质疑,其弊端是职业资格证书良莠不齐、权威度低、流通性弱、市场认可度不高,近年推出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面临信效度差的问题。”提案称,日渐式微的职业资格证书使职业教育缺少了独特人力资本价值的评价,使职业教育逐渐呈现出“普教化”特征,这从根本上动摇了职业教育的根基。

提案提出了三项具体建议:

第一,恢复和重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以技能专业性为基准的职业资格分类管理机制,加快赋予职业资格应有的地位,提升职业资格证书评价的信效度、公信力和适用性, 推动用人单位改变以往仅以学历为核心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职业资格为核心的人事招录、考核、分配制度,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各行各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成长的环境和土壤。

第二,加快构建“国家资格框架制度”,把基于认知的学历资格证书与基于技能的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和衔接,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建立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技术技能型人才取得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即可认定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

第三,在全社会转变成才观念,全社会要大力宣传“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成才观,更多宣传平凡岗位的工匠、劳模和他们的成才故事,大力弘扬“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择业观,形成人人皆可成才社会环境。

-END-

来源:浙江新闻、澎湃新闻、红星新闻

易启莱教育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道路上走了8年,聚焦轻工消费行业,和头部企业深度结合,可与职业院校实现订单式、委托式人才培养。欢迎全国中高职本院校交流探讨。

联系人: 符老师13989814388(微信同号)

QQ 2122132874
0571-88000125